细分是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。人们习惯在分析问题的时候,对问题涉及到的因素进行拆解,再逐层进行剖析。而且细分思维也符合社会运作的规律。比如,家庭住址就是按照省份、市、县、镇、村(小区)、门牌号等进行标注。这里面就包含了多个层级的细分逻辑,快递物流在寄送过程中,就是根据地址进入到不同的中转站,然后再发到收货地址。
1、细分分析的常见应用场景
企业经营:大公司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公司,公司内部会配置多个事业部、项目组、产品线等。在制作BI报表时,会有下钻功能,先看到的是整个公司的销售情况,然后是各子公司、各省市、各产品类型、各部门、各员工等的细分数据。
业务运营:通过用户画像项目,给用户打上不同的标签;或者使用RFM模型等,对用户进行分群,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采取不同的运营方式。
2、细分分析的作用
分类有助于人们总结规律、成长提升。将有相似特征的对象分成一类,便于学习和管理。上面介绍的这些实例,细分之后更加符合人们的认知,也易于分析。细分思维体现在很多模型中,经常和对比的方法一起使用。科学细分后,再进行对比,既可以用于发现问题、也可以用来找出问题的原因。在MECE方法、决策树、RFM用户分群、聚类分析、逻辑树等模型中,都用到了细分的方法。
3、细分方法的应用举例
细分拆解的方法,是一种“总-分”的问题分析方法。当我们遇到一个问题时,首先要立足于分析的出发点,来思考从哪些角度来寻找引起问题的原因。例如,某奶茶店的销量下滑,要查找出原因,将消费群体分为学生党、上班族、和过路客等,针对每个消费群体的特性,做出不同的产品搭配和营销策略调整,从而提升了销售额。
以上就是细分方法的一个案例。遇到问题时,先考虑清楚问题的实质,再采用由总到分的方式去逐层拆解。在每个层级都会有一些引起差异的影响因素,顺藤摸瓜,就可以找到是哪些因素引起的问题,或是哪些因素综合作用而引发的问题。
细分方法想要用的好,发挥出强有力的价值来,需要有详细的过程数据的支撑。如果缺乏数据,那拆解过程很容易在某个环节卡住,甚至在开始阶段就无法进行下去,只能靠直觉和经验来做判断。所以,企业在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,要不断完善自身的数据记录体系,将那些重要的数据都落实、存储下来,才可以在后续的分析应用环节发挥出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