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去银行网点办事
经常能看见这么一本意见簿
它安静地躺在网点的一角
翻开来
能看见不少关于网点的“那些事儿”
快来“康一康”吧
故事一
追回“不翼而飞”的账户零钱
“恒丰银行的服务真是太专业了,你们的‘火眼金睛’一下子就识破了这个网络诈骗,不但帮我及时止损,居然还追回了之前所有被骗的钱。”
这是扬州高邮支行客户张大爷点赞大堂经理李静的留言。
上个月,年近七旬的张大爷顶着40℃的高温赶到支行咨询理财赎回业务。
——“请问我的理财可以提前赎回吗?我微信上的零钱都被扣光了,再不赎回手头就没零钱了。”
——“张大爷,您先别着急,您方便让我看下微信扣款的项目吗?”
经过沟通和查询微信账单发现,连续几个月来,张大爷的微信每月都自动向某机构医疗项目划款数百元,而老人却表示自己从未买过,只是接过几个电话,电话内容也记不太清楚了。李静在反复确认张大爷的真实购买意愿后,关闭了该项目的自动扣款功能,耐心讲解此类以医疗为名的诈骗陷阱套路。李静还主动拨打该机构的客服热线据理力争,并向公安民警提供线索,最终成功为老人追回了数千元的扣款。
看到扣款分毫不差地又回到了账户,张大爷竖起了大拇指,写下这条留言,表达真诚的感谢。
故事二
睡眠卡片“解冻”了
南通通州支行的网点里,刚准备午休的理财经理王小燕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。
——“我今天有笔理财到期,想转给儿子,可发现银行卡不好转账了,我和老伴都急死了,儿子在等着付首付呢。上次我的难题就是你给我办好的,小王啊,你快给我想想办法啊!”
考虑到两位老人身体不好、出行不便,王小燕二话不说,立马赶到客户家中,耐心指导老人进行手机银行操作,但依旧没有成功。
突然想到客户好像很久没到过网点了,王小燕灵光一闪,会不会是被“冻”住了?
——“顾叔叔,我好久都没在我们网点见到您啦。”
——“可不是嘛,近半年都在儿子那边,因为赶上疫情都没有回来。”
经过沟通,王小燕确认客户新开的银行卡半年内未发生主动交易,被系统自动暂停非柜面交易。她立即带着客户回网点解除暂停,顺利将款项转出。
顾叔叔在意见簿上认真写下了对王小燕的评价,“王小燕同志服务态度确实很好,服务明星名不虚传,不怕苦、不怕烦!”
故事三
网点里的“小马同志”
“贵行的理财经理小马同志对人热情、周到,我是老年客户,遇到理财上的难题找他询问,他总是有问必答、尽力解决,一切为客户着想,为他点赞!”
写下这条表扬留言的孙良云阿姨是南京分行营业部的常客,她口中的“小马同志”就是营业部的理财经理马晨昊。
孙阿姨家住的比较远,来趟网点需要花费1个小时,很不方便,马晨昊了解后,主动保持电话、微信联系。因为都是养老钱,所以孙阿姨的咨询比较频繁,马晨昊总是耐心作答,能在线上解决的就不麻烦客户跑网点,能简化流程、手续的争取让客户“只跑一次”。
孙阿姨在客户意见簿上写下对马晨昊的表扬,写到页尾的时候还觉得意犹未尽。她说,小马同志的好处一页纸可写不下!
故事四
奶奶的手写稿
小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,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奶奶蹒跚着走进南京新街口支行的营业厅堂,大堂经理周方圆一看,原来是前几天来办理挂失取款业务的王奶奶。
王奶奶平时记性不好,密码就贴在银行卡背面,卡里存的是给老伴儿做手术的钱。上次丢卡后,王奶奶担心钱被取了,急得手都在发抖,身份证也忘记带了。周方圆耐心安抚,第一时间帮王奶奶办理了电话挂失,打车陪同王奶奶回家取身份证,再返回网点办理挂失补卡业务。卡里的钱也一分没少,王奶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。
——“王奶奶,天气不好,您的腿脚还没恢复好,今天是有什么业务需要办理吗?”
——“不不不,小周,奶奶给你送这个。”
王奶奶缓慢地从自己的小包里掏出了皱巴巴的两张纸,纸上写满了名字与电话。
——“小周啊,奶奶昨天写了一晚上,眼睛不好使了,手也抖得厉害,不好意思啦!这些老姐妹我都在群里跟她们打过招呼了,你可以随时给她们打电话,来你们这儿开卡。”
——“王奶奶,谢谢您!”
——“客气啥,你帮了我这么大的忙,谢谢你都来不及呢!多亏你了,你就像我的小棉袄一样,找你呀,我放心。”
予人以善,便是予己以善,小周拿着奶奶的手写稿,眼泪一直在眼里打转。
意见簿里记录的不仅仅
是客户对恒丰银行网点服务工作的认可
是客户、员工间的情感纽带
还有一份沉甸甸的鼓励和期望